首页

联系我们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电话:027-8755440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同济大学印真教授和北航王志坚教授做客“杰出学者”讲坛

发布时间:2023-03-09 编辑:操莉 来源: 浏览次数:

(通讯员 黄威)36日上午9:00,模具国家重点实验室第455456“杰出学者讲坛”学术报告在先进制造大楼西楼A308报告厅举行。本次学术报告的主讲人为同济大学印真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志坚教授,报告题目是“仿生结构设计:贝壳教我们如何克服脆性”、“液晶弹性体致动材料及智能结构”。模具国重黄威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坛,曹华堂、吴斌等老师参加了该报告。

在报告中,印真教授从自然界的生物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物材料是如何克服脆性,抵御外界环境的压力和冲击等载荷。以贝壳为例,介绍了贝壳的多尺度增韧机制,引发了听众们思考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中学到什么。此外,印真教授展示了领域内先驱在探索贝壳生物结构与力学机制上的奠基性工作,介绍目前仿贝壳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分享了其通过三维激光蚀刻方法研发可高度变形、高韧性且有较好透光率的仿贝壳介观结构上的相关研究。

王志坚教授则从高分子物理和化学出发,深入地讲解了液晶弹性体作为一种普遍的而且重要的智能材料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基本的物理和化学原理是什么。他提到:在加热条件下,液晶弹性体会发生从液晶态向各向同性态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可逆形变。液晶弹性体具有致动应力大、变形能力强、响应速度快等特点,是理想的软体致动材料。王教授进一步介绍了一些液晶弹性体的应用工作,包括动态共价液晶弹性体的设计制备、液晶弹性体的可控增材制造和液晶弹性体张拉整体结构,展示液晶弹性体在人工肌肉和软体机器人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两位教授的报告引起了在场老师和同学的强烈兴趣。老师和同学们就激光制备高韧性抗冲击玻璃的方法、增韧原理、液晶弹性体和软体机器人的关联、软体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提问,两位教授细致地进行了阐述与解答,并对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通过本次交流探讨,同学们了解了仿生材料和软体机器人领域的前沿进展,并对领域里的科学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会后,黄威教授向印真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志坚教授赠送了模具国重“杰出学者讲坛”学术报告讲座纪念牌并合影留念。